日前,诺禾致源发布2021年财务报告。财报显示,2021年,诺禾致源实现营业收入18.66亿元,同比增长25.26%;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.25亿元,同比增长515.74%,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.93亿元,研发投入总金额为1.50亿元,同比增长 33.91%,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达8.06%。值得注意的是,报告期内,诺禾致源毛利率从2020年度的35.11%提升至42.88%。
这是自登陆科创板后,诺禾致源交出的首份完整年度业绩报告,从财务数据和业务信息方面回应了此前IPO时市场质疑。
“实际上这与我们的业绩预期还有一定差距”,诺禾致源董事长、CEO李瑞强向财经网说道。“行业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,但短期疫情对公司业务造成的影响是无法回避的,特别是我们面向科研院所、研究机构,全球业务开展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。”而据李瑞强判断,从公司中长期发展来看,净利润水平希望保持在10%以上,而研发投入也稳定保持在8%左右。
或是出于对行业机遇和企业发展阶段的判断,日前诺禾致源抛出了22.92亿元的定增方案,此次拟募资金额是公司首发时募资资金逾4倍之多。公司计划在多地新建或扩建基因测序实验室。
“我们处在一个快速发展的领域,同时公司也在快速成长的阶段,我们必须要合理规划接下来几年的产能需求”,李瑞强谈到。
另一方面,生命科学领域发展的驱动力并非仅仅来源于需求,相反是技术的发展和突破创造了需求。而科学研究本质上就是求新求异,需要持续探索未知、捕捉趋势,这就要求研发服务领域的企业了解行业的前沿技术,洞悉下一步的发展趋势。据李瑞强所说,“如果要做一个在全球市场上有规模优势和影响力的企业,就要面向全球市场,与国际前沿的实验室合作,保持先进的视野和判断,更早抓住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。”
毛利水平取决于市场定价与成本构成
由于处在研发服务领域,彼时招股书中披露的公司2018年-2020年业绩数据,毛利水平受到关注。不可回避的是,如果单从数字层面来看,在这三年时间里公司毛利水平呈现下滑趋势。
在采访中,李瑞强再度回应了IPO时的市场关注和质疑,“前几年,公司处于投入阶段,持续在海外建设实验室,特别在实验室建设初期,需要基础投入。当年诺禾致源的收入水平尚在10亿元左右,短期投入不足和产能利用率不饱和,都在一定程度上拖累了公司那几年的毛利水平,而到2020年,又叠加疫情影响,毛利呈现下滑趋势。”
但是,就诺禾致源2021年公布的两份详细财报数据可以注意到,毛利水平得到明显改善——2021年上半年毛利率达到39.37%,恢复至正常水平;2021全年毛利率则提升至42.88%。“外界对诺禾致源的毛利水平始终有顾虑,最直接的就是要用数字说话,从2021年的年报可以看到,大家对毛利的疑问可以逐步打消了”,李瑞强向财经网直言道。
李瑞强具体谈到,“实际上,毛利体现在我们产生增值的多少,主要由公司逻辑设计到市场端的定价,以及自身的成本构成,这两个层面决定。”
这是一个内外部因素共同推动的结果。在定价端,诺禾致源目前主要根据自身的成本结构来确定价格,具有相对自主的定价权。据李瑞强所说,要坚持企业业务长期可持续发展,就需要保持合理的毛利和净利水平,“公司不会没有节制的一味投入,也不会仅仅局限在当下。”
另一方面,在成本端,随着提供测序服务的规模优势展现和产能利用率提升,带来单位成本进一步摊薄,而这不仅取决于业务规模的扩大,也来自于生产自动化带动的效率提升,带动收入稳定增长和成本端持续优化。
值得一提的是,在基因测序产业链中,上游为测序仪器、设备和仪器、设备和试剂供应商,中游为基因测序服务提供商,下游则是使用者,诺禾致源就处在这条产业链的中游。但是,产业链上游企业由于掌握核心技术并拥有大量市场份额,进入门槛和市场集中度较高,全球测序仪市场可供商业化测序使用的测序平台主要有Illumina和Thermo Fisher提供,且在特定仪器上进行基因测序,需使用该品牌型号一起配套的测序试剂耗材,不同品牌型号的试剂耗材亦是无法混用。
不可否认的是,现阶段测序仪器还是一个相对垄断的市场,头部企业所占的市场份额非常高,这是一个客观的事实。但是,李瑞强此前曾明确表示——诺禾致源并无打算向产业链上游延伸,到现在,这样的判断和看法依旧没有改变。
在此次采访中,李瑞强向财经网谈到,每家企业优势各有不同,应该专注在自己擅长的领域,另一方面,产业发展的某个阶段,利润可能会集中在某一环节,但谁都无法保证这样的格局会一成不变,新一代技术的出现可能会打破甚至颠覆现有的竞争格局。
在这一全产业链上,上下游联动,尽管目前诺禾致源在定价上强调自主可控,因为处于中游一环,亦是无法绕过上游仪器、耗材供应商的占据大比例成本。在诺禾致源的成本构成中可以注意到,器械、耗材的采购是成本的重要构成,且上游市场集中度高,呈现出垄断的格局,如何打破单一供货商的风险,增加供应链稳定性?
李瑞强告诉财经网,从稳定性的角度考虑,要有适当的备选方案。“随着公司业务规模的提升,我们愈发强调供应链的稳定性和可控性。
一是随着行业形成规模,供应厂商的选择增多。二是随着企业自身规模的扩大,在行业中的影响力提升,供应商的重视程度也会提高,这样才能让关键品类和环节上增加供应商的选择成为可能。
抓住主流技术趋势判断业务布局方向
正是基于前几年的基础建设,2020年,诺禾致源推出了“柔性智能交付平台Falcon”,可以实现全流程自动化、多产品并行。
事实上,谈及自动化,外界最先想到的便是提高效率、降低成本,据诺禾致源早前的介绍,这一整套交付系统集成数十台精密设备,实现从样本提取、检测、建库、库检、文库pooling及生物信息分析的全流程自动化作业,直接带来的结果是,可以将人工投入降低70%、产品交付周期平均压缩60%。
“生产自动化可以真正实现每一步相互衔接,进而压缩服务周期”,谈起“柔性智能交付平台”,李瑞强指出。“但是我们在实际操作和使用过程中发现,机器部分代替人工,最大的优势在于缩小产品差异,保证操作稳定性和规范化生产。”
实际上,智能化的产线对业务规模有更高的要求,如果不具备一定规模,自动化体系的优势很难发挥出来。李瑞强也指出,“产品供应的品类与覆盖的客户范围之间是相互促进的,在扩展客户和增加产品品类的过程中,自动化体系的投入可以扩大服务范围、摊薄成本。”
在近几年间,自动化生产并不少见,很多工厂流水线自动化程度已经很高,但是值得一提的是,这套交付平台的“柔性”设计。据李瑞强告诉财经网,随着客户需求的个性化和差异化,一套系统要能兼容不同的SOP,实现多产品并行,这更体现在软件设计上面。在李瑞强看来,软件设计方面诸多技术已经愈发成熟,核心关键在于对应用场景的深度理解。
此前有医药分析师曾对财经网指出,研发服务公司核心要做的是,当下一个大的研发方向出来前,能够提早洞察新技术的发展方向,并且能够提早布局。
“生命科学发展的驱动力并非仅仅来源于需求,相反是技术的发展和突破创造了需求。科学研究本质上是求新求异,需要持续探索未知,这就要求我们要了解行业的前沿技术,洞悉下一步的发展趋势”,李瑞强谈到。
但是,新技术层出不穷,不是所有技术都能成为主流,对企业来说,要很好地判断可以实现广泛应用的下一代的主流技术。如何洞悉趋势,判断方向,形成指导原则和核心方法论,进而有组织的运转?
新技术层出不穷,技术不断迭代,在变化中找到“不变”的规律,或是求解的方法。李瑞强在回答财经网的问题时提到了几个关键词。“聚焦在底层的基因层面”“采集大量数据”“进行深度解读”,这是生命科学领域的主线,也是诺禾致源目前聚焦的方向。
“在生命科学、生物医药的所有细分领域,过去多年间已经进入到基因时代即分子时代,这决定了科学研究愈发依赖工程化高精尖的仪器设备,需要进行海量的数据采集,深度的分析解读,所以现在我们很多的关注集中在分子层面,尤其是能够规模化采集数据的技术。”
据财经网了解,结合科研服务发展的需求,诺禾致源陆续配置了全基因组de novo测序、表观组学测序技术、单细胞测序技术、宏基因组学测序技术等。
全球本地建设定位市场差异化需求
目前,诺禾致源的交付形式大体可以分为两种,即“数据生产”和“生物信息分析”服务,即为客户提供未经分析的原始数据,以及提供包括样本检测、核酸提取、文库构建、上机测序、数据分析等在内的全流程服务,最终交付数据分析结果。
随着发展阶段不同,诺禾致源面向的国内外市场的高校、研究机构的需求也在发生变化。在采访中,李瑞强向财经网详细的解读了不同市场的需求变化——以数据分析为例,在国内市场,早年间多数实验室不具备数据分析的能力,主要依赖外部服务商解决问题,而近年来,随着基因测序变成基础需求以及人才队伍的建设,一些实验室陆续具备了数据分析能力,这时候我们就开始将数据分析进行适当的模块化和标准化,提升稳定性和效率。但是一直以来,国内实验室都很少自购大型测序仪器,更倾向于将前端数据生产甚至是样本制备环节交由外部供应商。
而在海外市场,由于发展阶段和应用习惯不同,似乎呈现不同的局面。据李瑞强介绍,海外科研机构由于生命科学领域研究发展较早,早期多采用自建测序实验室的测序模式。随着第三方服务机构的兴起,“外包”需求逐渐显现,但总体比例仍较低,市场有待开发。
“我们在海外市场缘何能够发展起来?肯定还是顺应市场的潮流和趋势的,第三方科研服务企业更加中心化的商业服务的优势越发明显”,李瑞强谈到。在他判断,无论国内外市场,社会分工是更有效率的,也符合未来发展的整体趋势。
事实上,诺禾致源走向海外市场的步子迈出的相对较早,在2016年,诺禾致源在美国开设了第一间海外实验室。财报信息显示,目前诺禾致源本地化实验室涉及全球6大洲约70个国家和地区,海外业务占比在逐年提高。具体数据来看,2021年中期报告数据显示,这部分业务收入占比已经超过1/3;2021全年营收中,35.7%的收入来自海外客户。
“在科学研究领域,如果一家企业只做本土市场,这就意味着目标市场少了一个量级,如果要做一个在全球有规模和影响力的企业,就一定要面向全球市场。另一方面,只有面向全球市场,与国际前沿的实验室合作,才能保持先进的视野和判断,更早抓住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”,李瑞强谈到。“行业发展迎来了窗口期,如果不能提早布局,机会转瞬即逝,更有可能被竞争对手抢占先机。”
据公司此前披露的可行性分析报告显示,诺禾致源此次定增所募集的资金,计划在北京、天津、上海、广州、英国、美国及新加坡新建或扩建基因测序实验室,购置高通量基因测序平台和自动化设备及系统,并招募专业技术人才,提升基因测序服务能力和水平。
据李瑞强向财经网披露。“我们将会循序渐进的投入建设,预期再有三年之后,到2026年左右可以完成整个计划。”
不可回避的是,此前因全球疫情反复,高校、医疗机构研发在不同阶段稍有停滞,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诺禾致源在全球的业务。
“不能以当下的收入规模衡量投入的规模”,李瑞强认为,“我们处在一个快速发展的领域,同时公司也在快速成长的阶段,我们必须要规划接下来几年的产能的需求,综合来看,在整个生命周期是需要这么多的产能的。”他也补充道,“当然,未来永远有诸多不确定性和变化,产能布局也需要动态调整。”
Copyright@2011-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:北京诺禾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京ICP备15007085号-1